河北:开展退役光伏设备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制订
7月9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开对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1235号建议“关于加强城市有机固废再利用进一步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建议”的答复。
文件指出,聚焦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信部门开展先进工艺技术装备推广工作,在全省遴选出“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透水铺装砌筑材料产业化集成技术”等31项绿色低碳技术和28个绿色低碳装备,制发《河北省工业领域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对于提升工业固废利用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积极支持河北省企事业单位参与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结合河北省风电、光伏产业实际,率先开展我省退役风电机组、退役光伏设备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制订。
详情如下: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对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第1235号建议的答复
陈玉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有机固废再利用进一步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省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统领,以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主线,持续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您提出的针对有机固废再利用和进一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相关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厅联合有关部门,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吸纳,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共建意识。全省各级各部门结合“世界环境日”“国际无废日”“世界海洋日”“全国低碳日”“节能宣传周”等活动,通过报刊、网络、广电、展板、宣传片、促销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印发《河北省“无废细胞”建设指南(试行)》,广泛开展“无废细胞”建设工作。住建部门组织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行动和公益活动,推动垃圾分类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商场、进超市等基层单位,逐步形成“无废城市”建设浓厚氛围。
二是推进垃圾分类,夯实建设基础。持续推进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站)升级改造,根据各类垃圾投放量调整投放点布局和垃圾桶设置,有效解决混投问题。加强设区市城市餐厨垃圾收运和处置,提升无害化、资源化水平。全省上下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大力厚植“无废”理念,垃圾分类投放意识持续加强。
三是推动资源利用,加快试点建设。积极推进工业企业绿色生产,有步骤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强度。聚焦省内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持续开展“无废园区”“无废企业”建设。首钢京唐钢铁行业固废梯级利用内部消纳无废模式、武安新峰水泥窑协同处置与固废高值利用无废经济模式纳入工信部和生态环境部“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开展典型大宗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在唐山、承德、石家庄等地实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回填试点。
四是加强科技支撑,加大扶持力度。聚焦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信部门开展先进工艺技术装备推广工作,在全省遴选出“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透水铺装砌筑材料产业化集成技术”等31项绿色低碳技术和28个绿色低碳装备,制发《河北省工业领域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对于提升工业固废利用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积极支持我省企事业单位参与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结合我省风电、光伏产业实际,率先开展我省退役风电机组、退役光伏设备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制订。创新开展重金属排污权交易,重金属排污权出让收入按储备来源全部缴入相应市级国库,支持当地重金属等环境防治和“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五是加强风险防范,提升监管能力。我省高度重视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定期发布《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引导性公告》,支持行业健康发展,累计建成危险废物综合经营单位113家,利用处置能力519.77万吨/年,有效保障区域需求。持续推进“企业自评估、县级组织、市级抽查、省级评估”四级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手段,全面运行危险废物二维码和电子转移联单。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您提出的宝贵意见,以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为目标,推动全域“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构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新发展格局,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2025年6月13日